English

歌声·手拉手

——记宋砚霖和她的手拉手爱心合唱团
1999-01-18 来源:生活时报  我有话说

1999年1月中旬的一天,正值“三九”的北京,寒冷刺骨滴水成冰。

“长亭外,古道边,芳草碧连天……”一曲悠扬的歌声从北京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二楼培训部飘出,寻声望去,宽敝明亮的教室里,30多位白发人、盲人在电子琴的伴奏下,由团长宋砚霖带领,正在进行声乐训练。

“没有宋砚霖,就没有我们手拉手爱心合唱团,您一定得好好写写她,太不容易了”。休息时,团员们异口同声地对记者说。宋砚霖今年50岁,在她50年的人生历程中,有过3次重大转折;1967年高中毕业去北大荒,1977年回北京考入中央歌剧舞剧院,1984年双目失明几乎毁了她所有的梦想。

十几年前,一纸“视网膜色素变性”的眼科绝症诊断书把她从灯火通明的舞台,推向了永远的黑暗,光明就这样残忍地消失在她的世界里,不曾在北大荒冰天雪地后退半步的宋被黑暗击倒了。从1984年起,12年里她不进剧场不听美声,并远走广州想离开她身边熟悉的一切,但无论走到哪里,总是感觉到一种召唤,这或许就是来自歌唱艺术的召唤。宋将自己的名字改为“砚霖”,以激励自己要有砚台一样的坚强信念,像甘霖般滋润社会。在外人眼里,她是强者,许多人看不出她是盲人,至今,宋拒绝用盲杆,并采用磁疗、气功等方法千方百计地保留住一点光感。“只有残疾的环境,没有残疾的人”,这是她常说的一句话,眼睛失明了,但还能唱歌,宋砚霖决定创办合唱团,用歌声把爱带给盲人朋友。

手拉手爱心合唱团成立于1996年深秋,为建团,宋老师花光了在广州带学生每月数千元的积蓄,性格倔强的她不愿讲述那众多的困难,建团2年来,名单上走过了100多人,一些人跟宋老师学了一手后“跳槽”到其他团担任领唱,她虽伤心但却表现出极大的宽容与理解。目前团员有37人,盲人占9人,60岁以上的老人有1/3,他们当中不少人曾被厄运逼到了人生的极限,中途失明、癌症、创伤、离散……但他们用歌声保持了生命的昂扬。这个合唱团没有自己的场地、演出服装,仅有的器材是一架手风琴和一台借钱买的电子琴,可合唱团却有着极强的凝聚力。小鲍今年48岁,自幼双目失明,是一个十几岁弱智女儿的单身母亲,艰难的生活使她的心麻木沉重。自从进了合唱团,与队友们相扶相伴引吭高歌,小鲍重又唤起了青春的活力,大家都说“你看小鲍现在多开心,她会笑了”,去年夏天,她的女儿病重生命垂危,大家轮流陪床悉心照料,终于转危为安。盲人刘玉芳深有感触地说:“来这里不光是跟宋老师学美声,这里好像是个家,感到很温暖。”

1998年的最后一天,北京化工大学技术学院礼堂,手拉手爱心合唱团与大学生们的新年联欢会隆重举行。合唱团坚强有力圆润丰满的歌声引起同学们的强烈共鸣,台上台下融为一体,一曲《爱的奉献》将联欢会推向高潮,大家流着泪共同高歌“这是心的呼唤,这是爱的奉献……”。两年来,合唱团的足迹遍布京城,在宋老师的严格要求下,歌唱水平日臻成熟。一次,一个欧洲代表团来到残疾人康复中心考察,听到合唱团正在排练《圣母颂》、《欢乐颂》、《平安夜》,大为吃惊,在欧洲只有专业团体排练这些曲目,没想到你们的平民团能唱到这样高水平。

问起今后的打算,宋砚霖说,我们愿更多地走进企业、学校、街道,不吃不喝不索取,只为用音乐表达爱意,为社会注入一滴清水。本报记者陈君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